当前位置:首页 > 综合 > 正文

世界看点: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全诗赏析

2023-02-08 11:57:37来源:互联网  

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全诗赏析


(相关资料图)

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,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、内容的制约,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、生活经验、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。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全诗赏析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【诗句】

落叶他乡树,寒灯独夜人。

【出处】

唐·马戴《灞上秋居》。

【意思】

他乡的树木落叶纷纷,寒夜 里孤身一人,只有青灯相伴。表现了旅居他乡的凄苦心情。

【鉴赏1】

异乡的秋夜,树上不停地飘下落叶; 带着寒意的灯光,照着我这寂寞孤独的人。这两句诗描写沦落异乡的人,在秋夜独对寒灯的凄冷寂寞。

【鉴赏2】

客居异地,看到他乡枯黄的树叶飘然落 下。在寒冷凄凉的夜晚中,一灯如豆,伴着作者孤寂的身影。古人曰: 树高千丈,落叶归根,眼前的景象,怎能不撩起游子乡思的情怀?一 “寒”、一“独”,互相映衬,又进一步表现羁留异地的`孤苦心情。

【用法例释】

用以形容秋冬叶落灯 寒之夜,独处他乡的孤凄况味。[例]我 曾停步于那些神像的当中,那里比白天 更安静。只是殿外寺院中仍然传来一 阵阵风雨声,偶尔一阵风吹来一片落 叶,使我感到尽管宝岛四季常春,毕竟 秋还是已经很深了。这使我想起古代 诗人写的:“落叶他乡树,寒灯独夜 人”,……使我打从心底生起一份比恐 怖更沉重的情感——苍凉无比的情感。

【全诗】

《灞上秋居》

[唐].马戴.

灞原风雨定,晚见雁行频。

落叶他乡树,寒灯独夜人。

空园白露滴,孤壁野僧邻。

寄卧郊扉久,何年致此身。

【解题】

此诗作年不详。当为滞留长安年间作。灞上:古地名,一作霸上,又名霸头,因地处灞水西高原上而得名,在今陕西西安市东,为古代咸阳、长安附近军事要地,刘邦灭秦时经此进取咸阳。诗中写秋居无聊,风雨悲凉。颔联“落叶他乡树,寒灯独夜人”二句,写凄寂景况,与崔涂《除夜有作》“乱山残雪夜,孤灯异乡人”异曲同工,都被传为佳句。俞陛云《诗境浅说》认为:“凡用两层夹写法,则气厚而力透,不仅用之写客感也。”诗末尚有期望为国效力之意。

【注释】

①“灞原风雨定,晚见雁行频。”二句意谓灞上风雨停息后,傍晚只见雁群频频飞过。灞原:即灞上。

②他乡树:不是自己故乡的树。独夜:孤独之夜。

③“空园白露滴,孤壁野僧邻。”二句意谓空园中只闻白露下滴的微响,邻壁所居仅有荒野的僧人。

④郊扉:郊门,郊外的住宅。致此身:指出仕。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事君能致其身。”杜甫《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》之七:“长安卿相多少年,富贵应需致身早。”

【鉴赏】

颔联则由远及近,从远景转入近景。眼看着他乡树木落叶纷纷,联想 到自己孤身一人远在异乡,独守寒灯一盏,作者内心的寂寞与思念愈发强 烈。此处“落叶”对“寒灯”,“他乡”对“独夜”,不仅对仗工整,音节和谐,而 且用词精炼,意蕴深远,将诗人内心的思乡心切与幽独寒冷的心境凸显得 淋漓尽致。此二句,可与司空曙“雨中黄叶树,灯下白头人”(《喜外弟卢纶 见宿》)对读。

创作背景

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。作者进身无门,困居于此,有感于秋节变换,身世落寞,作此诗慰藉愁情。

作者简介

马戴,唐代诗人。字虞臣,曲阳(今江苏东海西南)人。唐定州曲阳(今江苏省东海县)人。晚唐时期著名诗人。会昌(唐武宗年号,公元841846年)进士。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,以直言获罪,贬为龙阳尉。得赦回京,终太学博士。与贾岛、姚合为诗友。擅长五律。《全唐诗》录其诗二卷。

早年屡试落第,困于场屋垂30年,客游所至,南极潇湘,北抵幽燕,西至沂陇,久滞长安及关中一带,并隐居于华山,遨游边关。直至武宗会昌四年(844年)与项斯、赵嘏同榜登第。宣宗大中元年(847年)为太原幕府掌书记,以直言获罪,贬为龙阳(今湖南省汉寿)尉,后得赦还京。懿宗咸通末,佐大同军幕。咸通七年(867年)擢国子太常博士。

工诗属文,其诗凝炼秀朗,含思蕴藉,饶有韵致,无晚唐纤靡僻涩之习。尤以五律见长,深得五言律之三昧。与薛能、顾非熊、殷尧藩等友善,均有诗篇往来;又与贾岛、姚合为诗友,唱酬尤多。善于抒写羁旅之思和失意之慨,蕴藉深婉,秀朗自然。如《落日怅望》、《楚江怀古》、《送人游蜀》、《灞上秋居》等,历来颇为传诵。《出塞词》、《关山曲》等,慷慨激壮,是晚唐较好的边塞诗。乐府诗《征妇叹》哀伤惨恻。

标签: 落叶他乡树

相关阅读

热点
武侠